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探索实践教育基地育人模式,夯实航天精神文化育人成效,11月16日,77779193永利官网赴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开展师生实践研学活动,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77779193永利官网党委书记黄越、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西平、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副主任王增磊、77779193永利官网党委副书记韩冬,及青年教师代表、飞天班、强基班学生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等8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期间举行了学校及77779193永利官网与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的合作共建协议签订仪式。航天六院本部党委书记、航天六院思想政治工作部部长张奎好和航天六院党校副校长张伟利分别与马西平为77779193永利官网“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揭牌并签订共建协议书,与王增磊为77779193永利官网教师实践教育基地揭牌并签订共建协议书,与黄越为77779193永利官网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并签订共建协议书。揭牌仪式后,双方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共同表示将充分发挥航天六院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丰富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拓展“大思政课”实践教育深度和广度,引导师生更好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共同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做出贡献。
揭牌仪式之前,全体人员观看了火箭发动机试车。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大地开始震动,火光乍现,白雾腾起,在场师生直观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的强大魅力,切身体悟到我国航天人为国铸器的报国情怀,对航天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随后一行人前往航天精神文化区展览室和201洞,深入了解三线建设时期航天六院的发展史和奋斗史,进一步感受了中国航天人的精神风貌,深刻体会到航天精神的实质内涵,在追忆历史中更加坚定了航天报国的使命担当。
活动最后,黄越书记代表77779193永利官网对航天六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指出,本次合作共建是77779193永利官网突出实践导向、依托红色资源,探索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推动“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新举措。学院将借助红光沟的深厚历史,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光荣传统,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航天精神与持续开展青年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党支部书记培训、研究生导师培训等工作举措相结合,教育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传统、传承优秀文化、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学生参观学习感言:
空天能源技术研究所研究生第1党支部党员 谢嘉欣: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参观,走过三线创业、志在青山、攻坚克难、科学管理、辉煌成就、抗洪壮歌、筑梦远行、精神高地八个展室,仿佛走过了航天人的平凡又伟大一生,他们隐姓埋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从选址修路到搭建实验室,经过红光沟全体职工多年的不懈努力,交付的发动机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并为以后的载人航天奠定基础。正是由他们的故事,让中国航天这短短四个字赋予了深刻的意义。接着我们来到201洞,它令我十分震撼,其貌不扬,但内里科技感十足,一段段视频,一行行文字,记录了他们在红光沟默默奉献的艰苦岁月。红光沟的一草一本,一砖一瓦,都留下了航天人的足迹和汗水,记录了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事业不断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历程。这些珍贵的航天精神在红光沟闪闪发光,成为引领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不竭动力。作为新一代的航天人,我要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研究生第1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 罗怀金:在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进行的参观学习,过程令我感慨万分,通过参观三线伟业、志在青山、攻坚克难、科学管理、辉煌成就、抗洪壮歌、逐梦远行、精神高地八个展室,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谨务实”的航天传统精神和红光沟“忠诚奉献、奋斗自强“的光荣传统。参观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让我深刻体验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与辉煌,这座建筑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中国科学家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我由衷的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骄傲。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践行红光沟精神,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飞天班 祝嘉乐:此次研学参观活动让我感触良多,行走在红光沟的砖墙间,感受到老一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航天精神;踏足在镌刻着中国航天事业伟大成就的石板上,油然而生的骄傲则涌入我的胸膛;倾听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亲眼见证那段峥嵘岁月留下的隽永痕迹,让我更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之伟大,要求之严格,责任之重大。这次参观中,发动机震撼人心的轰鸣声、过去那段绵延曲折的历史和我国未来航天事业的光明前景无不令我鼓舞,更坚定了我努力奋斗,攻坚克难,为今后为祖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而奋斗的决心。
飞天班 孙乔越:参观火箭发动机试车以及航天研究所旧址,我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科研人员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毫不退缩地投身于科研事业,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抗洪精神让我敬佩不已。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他们没有畏惧,毅然决然地投入抗洪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科研财产安全。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用勇气和智慧战胜了洪水,展现出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品质。更让我钦佩的是他们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创造精神。面对种种困难和限制,他们没有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思考,不断探索。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创造了条件,为自己的事业奋斗拼搏。他们的努力和拼搏精神告诉我,只要心怀梦想,不畏艰难,就能够创造奇迹。参观这些地方,让我深刻认识到科研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也让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正是有了这些先辈们的付出和努力,我们才能享受到今天的航天成果。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继承老一辈科研人员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强基二班 翟郭正:我有幸参观了中国航天工业遗址红光沟,参观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航天技术的知识。工作人员们耐心地向我们解释了航天发展的历程和对未来的展望。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和前辈们的不懈努力。在发动机试车的参观中,我对中国的航天科技产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被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所鼓舞。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努力,我们就能够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在201洞的参观结束后,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次参观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将会把航天精神融入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投身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建设洪流中,永远做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攀登者。
强基二班 伍晨晨:看着窗外的景象越来越荒凉,行车路径越来越窄,我暗自思索着应该离目的地不远了。我们在山中一个基地下了车,立马前往试车地点,正当猜测着即将发生什么的时候,一声巨响让我们全都猝不及防,这声音仿佛使大地震动,好像快要裂开,持续良久方停。这对心脏是一种折磨,初次经历的我开始胸闷气短,而航天人却长久地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他们的状态难以想象。在201洞参观时,我才知道他们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从晚上十一点开始工作直到凌晨三四点,天天如此。如果问是什么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坚持,我想那个答案一定是为了祖国,为了心中热爱。未来的我,也一定会像老一辈航天人那样,为爱赴科研。
文:郑欣、王思尧
图:于知涵
审核:黄越